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

淼淼的第二堂科數班(四歲七個月)

2014年11月14日

今天又在公司蛇了二十分鐘聽導師的分享,一星期一次真的有點吃不消,但淼媽不聽課後評論又不甘心。。。

數學班:主題是「數式轉換」

符號與數字為一組,混算:3+2+7;排列為 3+7+2 先算 3+7=10 能較快計出答案

淼淼選取蘋果代表紅色、檸檬代表黃色作文字題:
“ + ”代表「買入」或是「吃了」?
“ - ” 代表「吃了」或「遺失」也可以
(淼淼此部分概念清晰)

以 Lego 作道具,「放入」四粒代表“ + / - ”?
淼淼需要在聆聽導師文字題後自行在算式中寫出相關符號,同時亦要以 Lego 求答案。

a) 4 + 2 - 1 = 5
b) 4 -1 + 2 = 5
c) 4 - 2 + 1 = 3

從以上三條算式所見,如將符號跟數字為一組一併移動,答案不變。但如果只是獨立移動數字或符號,所得的答案就會不同了。

其後導師給淼淼數條選擇題,每題也是要她找出算出相同答案的算式,同時亦要以 Lego 求正答案。根據導師所說,淼淼能完全掌握(其實淼媽從無教過淼淼減數的。。。)

給淼媽的建議:在家裡練習時,除了用串珠,亦要多以口述方式描述串珠量的多少比較及加減過程,以鞏固淼淼十位和個位的數學概念。另外,亦可多創作故事代入數學題目,如找到什麼什麼即等如 “ + ”,久而久之給淼淼定好數學根基。

科學班:題目是 「凹凸」,附加聆聽遊戲。

導師給予一張印滿小字的紙,怎麼可以把字放大?生活認知不錯的淼淼馬上答:放大鏡!對啊,放大鏡就能做到,但可惜導師並無放大鏡。。。試試加點水滴在紙上吧。咦?字會放大㖿!另外如放一張咭在眼前,透過它再望向小字也會放大!

導師從而引導出:凸面令視覺面放大、凹面會變細的物理現象。那平面呢?淼淼混亂了。。。是放大嗎?又多學了一個不變的概念。

那怎分辨凹與凸呢?導師教淼淼把手指放在鏡上,放得入嗎?導師要淼淼形容所發現的特徵,有所悟時淼淼興奮得叫出答案來!

最後,導師說出三個組合的指令句兩次,如8個變大、4個變小、0個不變,要小朋友根據指令取道具。淼淼往往只能記住最後二個指令,忘了起頭的一個,故導師表示淼淼記憶力這方面要加強一下,到小學階段,學生一般需要記至七或八個組合的呢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可否提供此PG的資料?thanks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這科數班很有趣味,請問可以分享這科數班的資料嗎?謝謝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