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

學琴、買琴。。。電鋼琴?上集(四歲三個月)

話說淼爸在剛過去的聖誕節買了一部電子琴給淼淼,淼媽便順勢送淼淼到樓下琴行開始學琴。

剛開始時淼淼仍會雀躍萬分的要求婆婆帶她到家樓下琴行練琴,但當時間過去,每天重複的練那小「樂句」,淼淼開始生厭。由自行要求到琴行練琴,到要婆婆開口提醒,到最後淼淼開始找借口推卻練習,短短兩三個月學琴已出現如此明顯的變化。

情況持續了三、四個月,淼媽也得想想辦法。淼媽深明不是每個孩子也有音樂天份,學樂器的興趣是迫不出來的。但淼媽擔心是淼淼做事常常三分鐘熱度,做什麼也無毅力持續,這壞習慣生定了,上小學時面對沉重的功課壓力,如她仍採取一貫逃避,到時母女倆就只會淚眼兩行,影響親子關係。再者,淼媽只是藉着鋼琴作一鍛鍊工具,並不是要求淼淼神乎其技的六歲有多少多少級,單純的只希望有音樂陪伴女兒的人生,因此斷不想淼淼輕言放棄。

其實淼媽深知淼淼不是對音樂或鋼琴沒興趣,她只是對練琴生厭,淼媽馬上轉換對策,第一步先是着婆婆不用再帶她練琴。另外,馬上停止一對一的鋼琴課,取而代之是參加一對四類近通利琴行的鋼琴興趣班,希望能以較慢和輕鬆的步伐,漸進式的培養和加深淼淼對鋼琴的興趣。

可能是課堂節奏輕鬆,再加上不用練習,淼淼上過一兩堂音樂課後已表示喜歡這課程,而導師亦不時讚賞淼淼的手指肌肉控制十分理想(蒙孩嘛)。有時導師叫小朋友用同食指彈不同音階,淼淼會主動式嘗將所有手指放上琴鍵,以正規手勢用不同手指試彈,就算連尾二兩指也拿捏得宜,並無明顯的強弱分別。淼淼是那種得到肯定就會更努力表現自己的小孩,希望老師的肯定對她的興趣培養能起作用。

至於一直圍繞着淼爸媽的議題是應否及何時買琴。曾經習琴數年的淼媽深感家中無琴練習的不方便,亦直接影響進度和興趣培養,所以一直跟淼爸放聲氣如要持續學琴就必須添置鋼琴。淼爸所持的當然也是大部分家長的憂慮,中途放棄怎麼辦?鋼琴是又大又貴的「裝飾品」啊。。。

淼媽當然知道有習琴者家中無琴但仍彈得一手好琴,但淼淼還小,要她如此自律主動式要求到琴室練琴根本就是天荒夜談。再者,每次婆婆要突意叫她下樓,放下手上玩意正濃的玩具,每每只會令婆婆碰灰,總之不會是愉快收場。所以淼媽仍是偏向要學就必須家中有琴,否則不學也罷,無謂無止境的浪費金錢。

淼爸初步作出讓步,表示如果淼淼能每晚用電子琴練上一會,一、兩個月後便考慮買琴。OK,收到!淼媽着淼淼每晚飯後八時彈一會歌,一般她準能於八時放下手中玩具跟淼媽彈琴,情況算是樂觀。看來只要淼淼無太大壓力,幫她養成練琴習慣並不太難。但淼媽呢?(大家是否嘀咕這關淼媽何啥?)

其實要淼淼持續學琴,淼媽的內心爭扎不少。。。過程有點長,那就一分為二,下回分解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