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
認五官(一歲兩個月)

早於九個月左右,乒乒已懂得何物為「鼻」,亦懂得區分自己及他人的鼻,會聽指示指着。其間乒乒亦對其他五官非常感興趣,會指向口、耳等着他人解說。

昨夜淼媽突然興之所致的問乒乒五官位置,乒乒竟然全都能正確指出,眼睛、嘴巴、耳朵。。。指眼睛時,乒乒甚至懂得蹺過淼媽的眼鏡,把手指放到鏡片後面指着!

當淼媽還在讚嘆時,身旁的淼爸說乒乒其實懂得更多。淼爸隨即示範,「手」、「腳」、「頭髮」,乒乒全都能無誤地指出(或舉出),而且還會說出「鼻」、「朵」、「腳」等部位(!)

淼媽忘記了淼淼當年的學習進度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淼爸媽對乒乒投放的時間相對當年的少,然而乒乒仍然能有此佳績,淼媽已感十分自豪了。

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
乒乒的成長記錄(一歲一個月)

渡過一歲生日後,乒乒在多方面發展也好像於一夜間突飛猛進。

語言發展

就是得淼媽及淼淼姐姐真傳,乒乒的 Copy Cat 行為已超越二字詞之限。一般新接觸的簡單詞彙(如檸檬),乒乒可以馬上覆述(當然大前題是乒乒對物件感興趣)。驚訝是乒乒對淼媽常唱的兒歌《穿衣服》,竟然也可嘰嘰咕咕的唱出第一句「穿衣服~」,還要音韻一致!

乒乒還有一明顯特徵亦是跟淼家同出一轍的,就是「食為天」,剛過一歲的乒乒已經懂得跟人叫「食飯!」,哈哈。

體能發展

借姐姐上蒙課之便,乒乒每星期總有一次入蒙課課室玩。經過蒙課導師觀察,淼媽得到的意見是乒乒體能發展較差,每當她遇見感興趣的物件,乒乒仍像小佛頭般原地坐着,只是雙手不斷開合要求他人遞上物件(!)導師建議淼媽在家裏要多給乒乒爬行,同時也要多給她站立開步行走的機會,否則乒乒的體能發展就會越見落後。而且身邊人也不要對她有求必應,以免乒乒性格變得越來越公主,如她對某一物件感興趣,看顧者一定要引她自己爬過來拿取。。。

回想淼媽對乒乒的要求真的比當年對姐姐的寬鬆了,可能是因為照顧兩位女兒體力不支,淼媽很多時選擇息事寧人,對乒乒不作過度堅持。

感謝蒙課導師的提醒,淼媽回家立即跟婆婆相量,日間任由乒乒在家裡各角落爬行,不要只放到網床或由他人抱著。另外婆婆從此也會多帶乒乒到公園玩,希望她的體能發展有所改善。

辛苦婆婆了。。。但亦因為有此改變,乒乒最近多了一批穿睡衣遊公園的騎呢照片,哈哈!

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

馬拉松式整餅(四歲)

為給淼淼慶祝四歲生日,淼媽於生日前一星期開展了馬拉松式整餅活動。

Mission One:糖霜曲奇,給淼淼週五在學校生日會作送禮用。

由於日間要上班,淼媽由週一開始預備,每晚在放工及兩囡入睡後約十一時開始,連續四晚只能在零晨一、兩時入睡。。。Zzzz Zzzz~

第一晚:整麵團
第二晚:做型、入焗爐
第三間:填上糖霜底色風乾(淼媽第一次做糖霜曲奇,雖然工序不繁複,但製作其間糖霜或會四處滴漏,比較污穢)
第四晚:繪上面部表情(此為最挑戰技巧的部分,是龍是鳳關鍵就在此刻)及包裝

淼媽得友人教學,再參考小本食譜內的動物做型,成功以單一熊仔模做出四款動物。淼媽最滿意的是本以為畫工很困難的老虎,反之輕視了熊仔,出品有點「淘寶感」。但以一直不善長美工裝飾的淼媽第一次出品來說,算是可以吧。

Mission Two:栗子卷蛋。

曾承諾每年都會給愛囡做蛋糕的淼媽,去年因乒乒只是剛滿兩個月,分身不暇,只做了狗仔曲奇給淼淼帶回校送禮,自製生日蛋糕欠奉,有點遺憾,所以今年決定無論怎辛苦,也要給女兒做餅。

本以為週六晚可以抽時間完成蛋糕,殊不知當天去完迪士尼,淼媽回家後完全動不了,最後拖延至週日下午,帶淼淼學畫後趕回家用上三小時完成蛋糕(亦令淼媽錯過了半場《水果七友》手偶劇。。。),作當晚跟公公婆婆外出晚膳,給淼淼慶生用。

雖則淼媽有超過廿年的做餅經驗(不要誤會,淼媽很年輕時已開始做甜點 LOL),但記憶中卷蛋及栗子蓉均只做過一次,也不是甚麼大成功。如此重要日子,今次淼媽竟然在毫無彩排下將兩者二合為一,回想也未免有點膽大,哈哈。

味道不錯,可惜是不夠時間多作蛋糕裝飾,令賣相很 Home Make。淼媽下次定必多預時間作外型修飾,令蛋糕裏外一致的吸引。但經此一役,淼媽可能不再捨得花 $380 買 Tony Wong 的栗子蛋糕了。

最後附上壽星女的最新畫作,後現代啊~

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

K1 觀課後記(三歲十一個月)14年3月4日

學之園其中一個貼心之處,就是有很多機會讓家長接觸及了解幼兒在學校的生活及學習情況。一年兩次的「與校長面談」、上及下學期家長會、一年一度的課程簡介、秋季大旅行、聖誕表演、陸運會、及觀課,還有自願參與性質的每週五故事爸媽環節(淼媽本學年參與了三次!),基本上學之園父母差不多每月也有機會回校與師長接觸,淼媽真的很感動(當然有些家長會覺得是負擔。。。)。

要知道辦理一間幼校,最難處理的永遠不是入讀的幼兒,而是其家長。一些傳統幼校,不知是作風使然或是行政原因,一年只會安排家長一、兩次參與學校活動的機會,連學校旅行和畢業禮也沒家長參與的份。試想想如子女幼校無親子旅行,上小學後就更不會有,那家長豈不是永無學校親子旅行這一幕在親子生涯中發生?淼媽覺得真可惜,這種旅行跟自家帶幼兒出國不同,無學校安排,試問家長有多大機會可以跟十組幼兒一同玩二人三足?學之園就是不怕與家長多聚會,主張家校合作,重視與家長溝通,讚!

當天觀課,淼爸也有請假出席。淼爸本以為自己打好如意算盤,先送淼淼坐校車,自己再悠閒坐巴士回校。怎料心水清的淼淼知道後,竟跟淼爸說:「你也要回校觀課,為什麼我們不一併坐黃巴回校?」哈哈,淼爸被悉破奸計,真「肉酸」。。。

每次觀課,家長均可以參觀全校做體操(其實名為載歌載舞才對)。淼淼雖不是做得最落力的那位,但也跟上大部分節拍,而且口中念念有詞,一直兩文三語的跟著歌曲又唱又跳。到校歌部分,所有幼兒又會立即收起佻皮,雙手放後立正地唱校歌。淼媽真喜歡李校長的教導方式,訓練幼兒能收能放。據知其他分校唱校歌是不需要雙手放後的,所以形成聯校陸運會千人大合唱的有趣畫面:只有淼淼分校的幼兒全體一面正經地立正唱校歌。

今次觀課流程先是中文課,淼淼唸的是普英班,所以課堂以普通話教學。教學主題是春天,學生要舉手回答及到白板指出春天的相關景象。淼淼每次都有主動舉手,但不是九秒九那種。每次當老師發問完,淼淼都好像是想一想,確定了解問題及知道答案才堅定地舉手,不急不緩。雖然舉手動作可能比其他小朋友慢(其實也是一秒瞬間的事),但淼媽不會因此感到「輸蝕」,反而更樂見女兒眼神中的堅定。老師無叫她回答時,淼淼又會坦然地放下手,靜待下一次舉手機會,感覺很成熟及知禮。當老師叫到淼淼回答時,她又會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而且能以普通話表達所想。例如當老師展示社區上不同的標誌,如傷殘人仕那款,大家也說不出用意時,淼淼也會舉手嘗試,說是坐在輪子上,Good Try~

跟著是英文課,處身於豐富語境,淼淼當然也能以流暢英語參與課堂,不論是 Phonics 或是以英語數數,均能無誤地完成指令。淼爸在此環節亦目睹一趣事,話說大伙兒到白板取老師要求的小動物數量,當淼淼正在張貼自己的蝴蝶時,她瞄到隔鄰的男生貼錯數,多管閒時的淼淼竟然小聲的跟男孩說:「Change~」,之後又若無其事地繼續自己工作。小男孩改正過後,又會問淼淼現在是否正確,淼淼就像個小老師般點頭示意,這一切發生得很安靜,連淼媽也毫不察覺,相信畫面一定十分可愛。

緊接著的是活動環節,學生在操場內玩蝴蝶飛(學之園的課堂設計真的很讚,不只是學術課,連體能活動也是跟主題相關的)。淼媽樂見幼兒全都是能收能放,分組暫未參與的學生會靜待在旁(雖則有時會輕聲交談);而參與活動的又會活活潑潑的跑跑跳跳,整體課堂很有秩序。

觀課完畢,家長還會跟校長作小組交流(淼媽真的未聽過有其他幼校比學之園更緊密的家校交流。其實如此頻繁的會見,校長也很辛苦,每班拆三組,高、低、幼加學前的全校每班每組每天面見半小時,簡直是馬拉松!)

李校長一如以往,叮囑家長不用為子女的學習進度擔心,放心交予學校,學校課程會梯階式的給幼兒教學,最終會以接小學為目標。往界畢業生亦反映學之園的課程設計跟小學接合得很好,所以大家應對學校及課程有信心。反之李校長提醒家長要好好利用學校每月派予的在家教材,跟指引與子女在家裡從玩樂中學習,不要高擱一旁浪費教材,因這全是學校的心血啊。李校長,收到!淼媽以後會更緊貼學校步伐(淼爸觀課後的某夜自己主動去取教材跟淼淼玩「賓果」,好像是淼媽印象中的首次,有聽書啊~)

沒有最好的學校,只有最合適的,淼媽相信自己已幫淼淼找到了。